本報告的特色、邏輯及主要結論
本篇報告深入研究了基于ctDNA、CTC 和外泌體的液體活檢行業,其中值得大家重點關注的內容有:我們對液體活檢原理、行業限速因素、監管認證體系和行業巨頭的投資邏輯進行了全面的分析。通過梳理Illumina、羅氏、IBM、Foundation Medicine 以及國內上市公司在液體活檢領域的投資和布局,我們的結論是短期內關注渠道占有能力強的公司,長期關注發展新型捕獲技術和癌癥基因組樣本累積能力強的公司。
液體活檢將成為腫瘤精準診斷與治療的突破口,市場容量達上百億美元
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攀升,對癌癥及時有效的診斷與治療已成為精準醫療領域的重點關注問題。由于傳統技術手段均存在痛點,液體活檢有望顛覆傳統的癌癥早期診斷和復發監控技術,催生精準實時的用藥指導和治療監測技術。預計未來10 年液體活檢市場將維持21.7%的復合增長率,全球市場容量可達286 億美元。
癌癥基因組認知和捕獲技術將促進液體活檢產業鏈發展
液體活檢產業鏈分為上游的液體活檢儀器、試劑盒等耗材,以及下游的液體活檢服務供應商。癌癥基因組認知和捕獲技術將加速ctDNA 和CTC 的檢測分析技術。我們預計基于ctDNA 的早期診斷和復發監控技術有望5 年內成熟;基于CTC 的用藥指導和治療監測意義巨大,有望5-10 年成熟;外泌體技術前景樂觀。
外國龍頭企業商業模式:依托先天稟賦系統布局
我們梳理了Illumina、羅氏、IBM 和FMI 的投資邏輯,發現各大公司分別依托其在測序、腫瘤藥、微電子和癌癥基因組領域的先天優勢,系統性地布局液體活檢領域。
投資策略及重點公司
我們認為癌癥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指導及監測是產業鏈的核心價值。發展高靈敏度的捕獲技術和對癌癥基因組的全面解讀是產業鏈發展的關鍵問題。渠道占有能力以及技術研發實力將決定公司在市場中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