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床墊專題研究-從品牌角力到模式沖擊(24頁)

床墊種類大不同:材質不同,性能各有高下:市面上常見的床墊主要有五類:海綿床墊、棕墊、彈簧床墊、乳膠床墊、記憶棉床墊。我們在本篇報告中整理了不同床墊的結構、原材料與性能優缺點。其中,棕墊是由植物纖維構成,睡感偏硬承托性較好;乳膠床墊睡感柔軟,原材料是天然還是人工制成對價格影響較大;彈簧床墊是現代床墊的標志性產品,占據最大的市場份額,根據彈簧承托層的制造工藝可被分成多個類別。1

床墊品牌知多少:從超奢級到中高檔,品牌繁多價差巨大:市面上的床墊品牌種類繁多,其間的價格差距巨大;按照產品定位與售價,我們可將品牌分為超奢檔、奢侈檔、高檔與中高檔。通過對品牌的梳理,我們認為產品的定價的依據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目標客戶群的消費水平高低,二是其“核心技術”對應的的產品特性對于消費者產生的吸引力大小。在品牌的選擇方面,我們認為不應盲信品牌,而應該綜合自身消費水平與性能需求來選擇床墊品牌。2

美國床墊行業發展史,從技術驅動到模式為先:從現代床墊被發明到20世紀中葉是美國床墊行業的引入期。在這一時期,床墊市場規模經歷爆發性增長,新材料、新技術在床墊產品上的應用不斷涌現;每個革命性產品的發明都對應著新需求的出現,從而造就行業巨頭的誕生。而在20世紀后半葉的“發展期”,龍頭床墊企業能夠憑借品牌優勢,實現高毛利率,因此憑借資金優勢不斷擴張渠道成為最優選。行業進入成熟期后,“控制成本”成為床墊企業的核心目標,加強下游掌控能力與“強強聯合”是企業的生存之道。3

Casper做對了什么?——做“減法”的經營模式:Casper是一家美國的床上用品電商,以其“只在線銷售”與“只銷售一款床墊”聞名,2015年全年在美國的本土銷售額已達1億美元。在美國床墊行業景氣度下行的背景下,Casper取得的成功主要源于其做“減法”的經營模式:省事——“單一SKU”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解決方案,而非更多選擇;省錢——垂直化的銷售模式保證價格爭力,“40日退換”免除消費者后顧之憂;省力——互聯網事半功倍實現“年輕化”營銷,更加專注產品本身。4

中國床墊行業:Casper的模式能否“落地生根”?我們認為Casper模式在中國市場的潛力巨大;長期來看,對應的需求規模甚至可能超過美國,原因有兩點:1)高昂的租金成本意味著國內床墊價格的壓縮空間更大;2)中國居民較為成熟的網絡消費觀念使得“Casper模式”更易在國內推廣。根據我們的測算,“Casper模式”若能順利在國內推廣,對應的市場規模可達200億元以上;未來,床墊產品的銷售模式從線下向線上轉移將成為行業的發展趨勢。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