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種業:資本和技術研發是公司發展的動力,法規制度是行業發展的保障。美國種業經過200多年的發展,已進入市場高度集中的成熟發展階段,已形成完善的法規制度,尤其是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以確保行業長期健康發展。事實上,美國的幾大種業巨頭都是資本實力極強的綜合性農業企業而非單純的種子公司。
中國種業:市場化初期,在摸索中成長。目前中國是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種子市場,仍處于市場化初期,存在行業競爭混亂、研發投入不足、商品化率與種子價格低、法規制度不健全等諸多問題。近年來,隨著《新種子法》的頒布實施,國家政策逐漸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品種審定、產權保護等重要制度也逐漸完善。
市場分析:中國種子行業市場規模空間極大,推動因素主要是商品化率提高、糧價上漲以及種糧比率提升。目前國內種子市場總規模約1150億元,商品化率70%左右。我們測算2020年將達到1500億,玉米和雜交水稻種子仍是最重要的商業化品種。
轉基因歷史與現狀:轉基因商品化種植從1996年開始,到2016年已有28個國家批準種植,總面積達到1.8億公頃,另外還有31個國家批準進口;美國是對轉基因態度最開放的國家,歐盟相對保守,日本則居中。中國的轉基因種植面積排名全球第六,主要品種有棉花、番木瓜、番茄、矮牽牛、甜椒和白楊等,其中棉花的轉基因種植比例超過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