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是以精準溫控為基礎的供應鏈體系,潛在市場規模在萬億元。冷鏈是指根據物品特性,為保持其品質而采用的從生產到消費的過程中始終處于低溫狀態的物流網絡。冷鏈的終極價值在于保障糧食戰略與食品安全,城市化與政策共振助推冷鏈萬億市場開啟。城市化率提升,我國居民易腐食品消費總量將穩定增長,需要冷鏈流通率的提高來保障糧食戰略安全與食品安全。另一方面政府多項冷鏈政策的出臺,將助推冷鏈的加速發展。我們認為冷鏈流通率提升是一種帕累托改進,所帶來的顯性和隱性價值增值合計在萬億元級別。
冷庫是冷鏈的核心中轉環節。冷鏈由一系列環節構成,在冷鏈的多個環節比如產地預冷、生產加工、儲藏、配送等環節中,冷庫都起著核心作用,冷庫是冷鏈承上啟下的重要中轉環節。
我國冷庫總量位居全球前3,但人均保有量低,未來前景廣闊。
2014 年我國冷庫總量為8300 萬立方米,位居全球第3 位,但人均冷庫容量不及全球平均水平,且僅為同期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1/4 到1/6,參考日本在城市化后期冷庫的高速增長,我國城市化率剛躍過55%,如達到歐美日國家同等人均水平,我國冷庫庫容存極大擴容空間。
冷庫是一門具有長期穩定回報和現金流的生意。我們以在湖南長沙建設一個萬噸冷庫為例測算其運營回報,在一般假設下,冷庫的回報類似港口、高速公路等,是一門具有長期穩定回報和現金流的生意。但A 股暫無純冷庫運營上市公司,我們看好冷鏈長期投資機會,建議關注冷鏈所有環節的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