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緣起:Uber 全球估值達500 億美金,滴滴快的估值達150 億美金。自2010 年在舊金山推出移動打車業務以來,Uber 業務已覆蓋58 個國家310 個城市,司機超過100 萬名。滴滴、快的經歷2014 年補貼大戰后,于今年2 月14 日戰略合并,并獲得新一輪20 億美元的融資,僅用三年時間實現了150 億美金的估值飛躍。本報告圍繞投資者人最關心的幾個問題進行研究:1)共享用車的商業模式;2)共享用車未來的方向;3)共享用車可能對汽車業造成的影響。
全球交通出行領域的市場規模或達萬億美元量級。數據表明,中國、美國居民人均消費中,分別有10%和18%花銷于交通出行領域,由此推測中國、美國交通出行市場規模分別達0.5 萬億美元、1.1 萬億美元量級。而且出行具有高頻+移動支付特性,給共享出行提供廣闊的成長空間。
共享出行重構交通市場,百花齊放。共享出行帶來更好的消費體驗:1)更短的等待時間,2)更便宜的出行價格,3)更方便的支付。雖然會面臨挑戰現有法規等不可回避的問題,但我們認為,共享出行仍將重新切分上萬億美元的全球交通市場。Uber 全球500 億美元、滴滴快的150 億美元的估值,也體現了投資人對于共享出行重構交通市場的期望。同時,目前共享出行模式已經從Uber、滴滴快的,逐步向P2P 租車、共享巴士等新領域拓展。此外,“共享搭車”的UberPool 有可能成為共享出行的第二次交通革命,出行成本進一步降低。
共享出行+無人駕駛,重構汽車行業。共享出行開始改變消費者用車行為,從重“擁有權”向重“使用權”過渡。在美國等成熟市場,Uber、Lyft 等共享出行的普及開始導致部分家庭暫緩購買第二輛或第三輛汽車。寶馬、奔馳、大眾等汽車巨頭已經開始進入汽車共享領域,Uber 亦與卡耐基梅隆大學共同研發無人駕駛車。數據顯示,每有一輛SAV(SharedAutonomous Vehilce),則有可能替代8 輛傳統汽車的需求。未來,無人駕駛技術+Uberpool 商業模式或導致汽車需求下行。無人駕駛、ADAS 相關技術公司,以及交通運營、汽車租賃公司或受益,值得長期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