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體育行業深度研究-中國足球甲級聯賽(37頁)

隨著我國體育產業改革的不斷推進,足球作為受眾最廣的體育項目,其活力正在被不斷激發。我們在上一篇深度報告《體育產業系列深度報告之四:體育改革足球為先,中超價值潛力無限》中對中超聯賽的經營現狀及巨大空間進行了詳盡闡述。中甲聯賽作為我國足球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現階段雖然競技水平不理想,但受行政干預較少,有利于推進市場化改革。同時,中甲名片效應遠超國外足球產業發達的國家,其蘊含的商業價值將有待挖掘。

 

中甲聯賽坎坷探索前行,商務開發權幾經易手

中甲聯賽正式成立于2004 年,其前身是甲B 聯賽。成立至今,中甲經歷了多次變革,球隊規模經歷了“縮減—擴充—穩定”三個階段,其探索前行之路可謂坎坷不斷。目前,中甲聯賽實行的是國家體育總局、中國足協、職業聯賽理事會分級管理體制。由于對于中甲聯賽商務開發權的歸屬沒有明確界定,加上聯賽長期表現不佳不受關注,中甲商務開發權幾經易手,至今依舊沒有明確的歸屬。我們認為,中甲市場化革新阻力較小,改革將勢在必行。

 

中甲聯賽慘淡經營,商務開發一片荒蕪

目前中甲聯賽的經營情況不甚理想,聯賽整體的商務開發無人牽頭,俱樂部常年入不敷出。轉播權收入方面,全國性的電視、網絡轉播一片空白,各俱樂部的地方性的轉播也不容樂觀。對于商業贊助與廣告,聯賽仍未找到總冠名商與戰略合作伙伴,俱樂部各自招商,經營艱難。人氣不佳使得俱樂部門票收入較少,球隊支出只能依賴投資人投入,這樣的局面迫使中甲聯賽迎來一次深刻的變革,我們也可以從其經營現狀中看出中甲潛藏的巨大潛力。

 

放眼海外二級聯賽,英冠運營成熟為標桿

英冠憑借其成熟的運營體制和超高的人氣基礎而被評為全球商業價值最高的二級聯賽。2013-2014 賽季英冠的總收入約5 億英鎊,轉播權收入和門票收入各占三分之一左右,遠超其他次級聯賽的收入水平。在英國足球聯賽體制中, “降落傘”條款以及升級附加賽賽制等特色制度都在不斷地為英冠注入活力,其制度創新可供中甲參考借鑒。

1 2 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