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小眾體育專題(45頁)

小眾體育探成因:價格高攀不起,且渠道遙不可及。小眾體育即玩家少,觀眾少的體育運動。小眾體育之所以小眾,并非因其趣味性差,而是受消費者消費能力和渠道所限。深層的原因是價位高于普通消費者的承受能力,此外,信息不透明時代帶來消費者無從知曉的現實情況也限制了小眾體育向高消費群體的普及。小眾體育的包括潛水、越野、賽車、馬術等。在深刻體驗和“秀”的感覺成為消費者剛需的時代背景下,小眾體育發展向好。

扶搖直上九萬里:政策東風起,小眾體育+旅游受益。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2020 年體育旅游消費總規模破萬億。2016 年體育旅游作為政策指向的重點,走進大眾視野,提出到2020 年體育旅游總消費規模突破1 萬億的發展目標。體育政策推動直接帶動資本和人才進入該行業,行業發展速度空前提速,萬億市場規模目標下,小眾體育+旅游憑借其天然的融合優勢,以及各項專項政策的推動下直接受益,從而有機會走向更多的消費群體。

消費升級大趨勢:休閑健康向,小眾體育+旅游可期。中產階級崛起,消費觀念轉變,消費升級大勢所趨。得益于經濟發展,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消費市場規模擴大;2016 年世界財富報告顯示,如果以財富值在10,000 到100,000 美元之間的人群定義為中產階級,則中國目前擁有世界上中產階級總量的33%,他們崇尚個性化、智能化、體驗性的消費活動。在新型消費理念的指導下,小眾體育+旅游(潛水、越野等)成為最直接受益的行業。

小眾體育藍圖:潛水、越野、賽車、馬術。能夠提供深度體驗和“秀”的感覺的小眾體育,如潛水、越野、賽車和馬術等兼具體現個性品味和重度參與的特征,在政策推動、消費升級的時代背景下,滿足消費者探索新鮮、展現自我的需求,最有可能逐步發展壯大和大眾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