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電商兇猛來襲,未來變革何去何從?
2014 年7 月11 日,中海集團公告將與阿里巴巴共同投入資源建設國際海運綜合服務平臺。隨著電子商務在各領域的興起,航運電商這塊最后的處女地也早已蓄勢待發。航運電商兇猛來襲,我們應該如何理解電商對于航運企業的影響?
電商化的本質在于降低交易成本
通過對一般電商企業的分析,我們認為渠道層級、客戶集中度、標準化程度和產業利潤率4 個方面可以決定一個行業是否能夠或者說適合被電商化。其中,前3 個因素決定了一個行業在電商化過程中降低交易成本的能力,最后1 個因素決定了在特定時刻該行業對引入變革降低成本的迫切程度。因此,本質上來說電商是一種降低交易成本的銷售方式。
航運電商切入點首先是集裝箱運輸
航運電商時代,平臺上電子化的信息交互將取代以電話、郵件、傳真為主的人工訂單服務,訂艙下單信息溝通更加快捷,電商平臺起到切實的降低運營成本的作用,而多數航運企業面臨困難時期,窮則思變也令他們選擇擁抱電商。從集運、散貨、油運三個子行業的對比來看,集運服務具有可壓縮的多層貨代、更為標準化、客戶集中度也更低,是目前階段最適合進行電商化的航運產品。
現有航運電商各懷絕技,更看好開放的第三方平臺
第三方電商所建立的撮合平臺天然具有了信息集合和比價的優勢,該類平臺滿足了顧客一站式向多家公司、多條航線發送貨物的需求(類似于航空票務中的攜程),并且平臺會利用此種優勢強勢擴張擠壓其余平臺生存空間,互聯網行業贏者通吃的現象也將在此展現。總之,我們認為未來真正能夠崛起的平臺一定是個開放的平臺,能容納船東、貨主、銀行、評級機構等航運各方參與者。此外,在現有的中國航運電商平臺中,我們最為推崇和看好的是:國際最大公共訂艙平臺INTTRA,其核心競爭力來源于深入緊密的多方合作以及詳細準確的業務數據所帶來的效率提升,開放和共享是INTTRA 作為典型互聯網企業的本質所在。對于中海集運與阿里巴巴的聯姻,我們的觀點是:如果該平臺能對接更多的船公司,在各大船公司原有價格的基礎上進行談判而拿到折扣價格,提升競爭力,力爭成為中國的INTTRA,或許能實現一個多贏的局面。
發表評論
沙發空缺中,還不快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