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HPV疫苗-大品種,未來空間可期(24頁)

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是一種DNA病毒(環狀雙鏈),包括200多個亞型,能引起人體皮膚黏膜的鱗狀上皮增殖。按照病毒基因組結構可分為E區、L區、LCR區。其中E6和E7現已被公認為與宮頸癌關聯最緊密的致癌基因,晚期基因則編碼兩種參與病毒衣殼形成的結構蛋白,并在病毒的感染中發揮重要作用。LCR中則包含多種調控位點,通過與許多細胞和病毒因子的相互作用調節HPV基因轉錄。

高危型HPV持續感染易引發癌變。HPV主要通過性行為或密切接觸傳播。根據致癌潛力,HPV分為低危型和高危型,其中高危型包括15個類型,絕大多數HPV感染為無癥狀的一過性感染,組織學上表現為輕度子宮頸癌上皮內瘤變(CNI1),超過80%的感染可在6-24月內清除。如果持續感染,則進展為CNI2/CIN3,通常HPV持續感染10-20年會進展為癌。研究發現幾乎100%的子宮頸癌、88%的肛門癌、65%~70%的陰道癌、50%的陰莖癌、40%以上的外陰癌等腫瘤均與高危型 HPV 持續感染有關。

HPV目前的檢測方式包括:病毒基因組的DNA檢測,分為HPV分型檢測及不分型檢測。目前,也有HPV不分型基礎上的部分分型檢測,主要檢測12個高危型及2個疑似高危型66和68,其中16、18型為分型檢測,而其他為不分型檢測。其他的HPV檢測方法有細胞學檢查挖空細胞、免疫組化檢測HPV抗原、HPV抗體檢測,但由于敏感性低、特異性差而臨床較少應用。目前也有針對高危型HPVmRNA檢測技術尤其是E6和E7mRNA的檢測以及HPVDNA的定量檢測技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