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域控制器-邁向汽車智能化的成敗關鍵(26頁)

算力分散無法高效利用。分布式架構下汽車搭載數十個控制器,且為保證性能穩定性及安全性,每個控制器芯片硬件算力相對其上運行的程序都有所冗余。這就導致從整車維度,各個控制器的能力“各自為政”,無法高效協同。反之在集中式電子電氣架構下算力在行車時為輔助駕駛服務,在駐車休息時可為車載游戲提供運行算力。

線束成本及重量劣勢。龐大的 ECU 數量同樣意味著復雜、冗長的總線線束。據電子工程世界網數據,一輛高級汽車的線束使用量約 2km,重量在 20~30kg。在線束中,線纜材料本身重量占到線束總重量的 75%左右。集中式的電子電氣架構以及域控制器的引入,可極大的縮短線束的使用量。

無法支持高帶寬車內通信。在分布式 ECU 時代,計算和控制的核心是 MCU 芯片,傳輸的基礎核心是基于傳統的 CAN、LIN 和 FlexRay 等低速總線。隨著 ECU的不斷增多,導致總線負載增加,基本上達到允許的上限了,這樣容易導致信號丟幀、總線堵塞等技術難題,從而導致安全隱患。但在域控制器時代,高性能、高集成度的異構芯片作為域的主控處理器,域內統一調度控制,域外通過以太網等進行高速通信。目前百兆和千兆的以太網已在多款新車型上得到應用。車載以太網每節點實施成本高于 CAN 、 LIN,與 FlexRay 相當。在未來,數據傳輸速度的制約將使得車載以太網替代傳統總線成為必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