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何而來?通過復盤中日韓三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歷程,我們發現“產業環境+人才培養+需求催化”是市場的核心發展驅動力,日本市場以產業環境成熟、支持政策力度較大、人才培養完善為特點,是工業機器人行業執牛耳者,韓國市場從需求端的角度來看已進入了成熟市場,但整體市場呈現應用>自產的特點,在核心技術、產業環境上仍較為薄弱,中國市場作為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整體還處于成長階段,上游零部件的核心技術突破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走向何方?未來國內市場發展方向上,我們判斷工業機器人滲透率將有進一步提升,要密切跟蹤下游行業汽車、電子等制造工廠智能化發展情況與機器人產業鏈完善程度,結合日本工業機器人兩大巨頭發那科與安川電機的發展路徑,我們認為工業機器人企業未來發展的關鍵在于自身的產業鏈布局與關鍵零部件的技術突破,中短期來看,工業機器人也將往智能化、載荷提高、小型化與專業化的方向不斷進化;長期來看,工業機器人將實現完全的智能化與功能一體化,單個機器人有望實現產品制造流程的全覆蓋。
如何服務?運輸機器人:不同配送需求下商業化應用程度不一,技術要求最低的送餐機器人因緊貼需求、實現降本增效,發展成熟;對負重能力等有更高要求的物流配送機器人,則因伺服電機技術不成熟+使用場景探索待深入,發展曲線滯后;清潔機器人:商用、民用需求不同,龍頭民用品牌多次探索商用技術,未來可期;交互性機器人: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可不斷重復相同信息的講解、全天候關注使用者情緒等功能,在教育、科研、醫療等領域應用豐富。技術進一步發展后,交互性機器人表現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