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國產搜索引擎數據庫風口已至(25頁)

數據庫是信創基礎軟件的重要部分,是信息系統的核心。我國信息技術軟硬件底層標準、架構、產品、以及生態體系被外國把控,這些上游核心技術遭遇美國 “卡脖子”嚴重影響了我國關鍵科技和產業的發展。近年來,中央出臺多項信創相關的支持政策、指導意見,大力支持信創產業持續發展,努力實現國產替代。數據庫作為信息系統的核心,在計算機中承擔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向下調用硬件基礎資源,向上是各種應用軟件的重要支撐引擎。隨著我國數據經濟的快速發展,數據量的快速提升,作為信創基礎軟件重要環節的國產數據庫將迎來重大機遇。

通常意義上的數據庫即指數據庫系統(Database System,簡稱 DBS),由數據庫、數據庫管理系統、應用程序、管理員四部分組成。數據庫是指長期存儲在計算機內,有組織的、可共享的大量數據集合,包括數字、文字、圖像、音頻、視頻等數據形式。數據庫管理系統(DatabaseManagement System,簡稱 DBMS)是位于用戶和操作系統之間的一層數據管理軟件,負責對數據進行組織和存儲管理,以及獲取和維護數據。應用程序是為了提高數據庫系統管理能力的軟件補充,并可以使數據管理過程更加直觀和友好,它負責連接、訪問和管理 DBMS 中存儲的數據,允許用戶進行增刪改減。管理員主要職責是運維和管理數據庫管理系統。其中,DBMS 是數據庫系統的基礎和核心。

數據庫的發展歷經前關系型、關系型和后關系型三大階段,現階段的技術路線更加多元化。前關系型階段數據庫的數據模型主要基于網狀模型和層次模型,該類產品在當時較好地解決了數據集中存儲和共享的問題,但在數據抽象程度和獨立性上存在明顯不足。1970年 IBM公司提出關系模型,開啟了數據庫的關系型階段,DB2、Oracle、MySQL 等現今仍在廣泛應用的關系型數據庫都是在該階段誕生的,目前仍是數據庫市場的主流。進入 21 世紀后不久,隨著數據規模的爆炸式增長、數據結構的靈活多變、數據應用的不斷深化,傳統數據庫逐漸無法滿足更豐富的應用需求,出現了基于各種新興技術的新型數據庫,數據庫產業迎來快速發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