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被譽為建筑的眼睛,系統門窗是采用系統化技術設計制造、滿足功能和性能要求、可直接選用的定型門窗產品(GB/T39529-2020)。系統門窗的五大產品核心特點:系統化的設計、高隔熱型材、標準的材料配方、高品質五金系統、嚴謹的生產工藝。系統門窗全面滿足建筑要求,技術成熟、性能穩定、質量可靠,有利于標準化和工業化生產。門窗業界內將系統門窗與其他普通斷橋鋁門窗形象地比喻為“品牌電腦”,和“組裝電腦”。系統門窗與傳統門窗的最大區別在于,系統門窗需要經過系統技術研發的、材料和整窗性能經過測評認證的、可成品選用的建筑門窗產品。而傳統門窗產品通常只針對單一工程進行設計和生產組裝,系統門窗是通過反復的測試優化將門窗中各子系統(組件)進行合理配置,使門窗整體完成預先設定設計目標,再根據不同工況進行成品選用的門窗。
我國門窗發展歷史悠久,當前鋁合金窗已逐步成為主流。封建時期,受生產力和生產水平限制,門窗多為實木制作,到清朝時期開始鑲嵌玻璃,起到采光、遮風擋雨的作用。1911年鋼門窗開始傳入中國,1925 年上海民族工業開始小批量生產鋼門窗,但是鋼窗普遍存在保溫性差和美觀性不足,質量重、密度大無法立足于高樓大廈。20 世紀 70 年代鋁合金門窗出現后,因在減重效果、安全性能、回收利用性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而占據了我國門窗市場的主要地位,但是仍未解決保溫問題;1983 年我國開始從德國引進塑鋼門窗的生產技術,后因質量問題引發較多安全事故而被主管部門出臺限制政策,限制其在高層建筑使用,塑鋼門窗應用范圍大幅縮減;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斷橋鋁合金門窗和鋁包木門窗因具備良好的綜合性能在我國門窗市場快速發展,尤其是斷橋鋁合金門窗,以其保溫隔熱、隔音、美觀、多樣、應用范圍廣等優勢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現已成為我國系統門窗市場的主流產品。
傳統門窗具有較為顯著的功能痛點,窗戶是較為典型的功能性建材。根據優居研究院統計的受訪者舊門窗使用體驗感影響因素情況,隔音性能較差占比 47.9%,不安全因素(搖晃、抗風抗壓性能)占比 41.1%,保溫性能和密封性能因素分別占比 23.7%,還有不美觀、不耐用、操作感較差等多個因素影響用戶對門窗不滿意因素存在。因此,未來門窗市場亟待解決這些用戶痛點,而系統門窗能更好解決傳統門窗存在的問題,市場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