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1~9 月國內已核準 10 臺機組,對應裝機 1232.8 萬千瓦,超此前年核準 6~8 臺預期。2022 年 9 月 13 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決定核準已列入規劃、條件成熟的福建漳州二期、廣東廉江一期核電項目。本次核準項目具體包括福建漳州二期項目(2×121 萬千瓦,中國核電旗下)、廣東廉江一期項目(2×125 萬千瓦,國電投集團旗下)。考慮今年 4 月已核準的 6臺機組,對應主要運營商中國核電、中國廣核、國電投集團今年新核準裝機容量分別達 492.2/240/500.6 萬千瓦。我們認為今年核準超預期與當前水電出力不足、形成“電量電力雙缺”的缺電背景相關,對以核電、火電為代表的可靠電源需求凸顯。
投資完成額指標已反映核電景氣向上。2019 年至今,國內核電并網容量年均增速均低于 10%,但從投資完成額這一前瞻性指標來看,2020 年、2021 年核電投資完成額分別達 379 億元和 538 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3.1%、42%,增速創新高。
核電審批重啟,核電建設有望加速。自 2011 年日本福島發生核安全事故以來,我國的核電審批進展緩慢,在 2021 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有序發展核電”,這是過去四年來首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及核電,也是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用“積極”來形容核電的發展。2021 年 10 月 24 日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和《2030 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中,都再次提到“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預計未來我國核電審批將回歸正常,從今年情況來看,原預期的年新增核準 6~8 臺機組在“十四五”期間可實現性較高,并有超預期核準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