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糖尿病發病率高,患者基數大。中國是糖尿病發病數最高的國家,2021 年 20-79 歲的糖尿病人數已達 1.41 億人,預計到 2030 年患病數將達到 1.64 億人,年復合增長率約 2.4%,糖尿病患病率也在持續提升。從全球范圍來看,中國也是糖尿病第一大國家,糖尿病患者數量接近第二大國家印度的兩倍,21 年糖尿病相關醫療支出高達 1653 億美金,對社會、患者都造成了較大負擔,近年來國內糖尿病呈現加速增長趨勢,患者血糖控制需求未來或將持續攀升。
血糖監測具有重要臨床意義,國內血糖監測率滲透率不足 20%。血糖監測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內容,可以反映糖尿病患者糖代謝紊亂情況,輔助制定降糖方案,評價降糖治療效果,指導調整方案等,是糖尿病管理的“協調中心”。《中國血糖監測臨床應用指南(2021 年版)》建議所有血糖患者均需進行 SMBG(患者自我血糖監測)。但國內對于糖尿病預防和治療的認知不足,患者知曉率和治療率較低, 2018 年國內糖尿病的認知率和治療率大約為 36.7%和 32.9%(數據來源:NCBI);且糖尿病需要患者學習大量專業知識并長期自我約束,患者依從性較差,血糖控制效果不佳,2020 年國內血糖監測滲透率大約 20%,與海外發達國家90%的滲透率相比差距較大(數據來源:前瞻經濟學人)。
傳統 BGM 依從性較差,CGM 可有效滿足 I 型、強化治療 II 型等多人群需求。目前國內血糖監測主要包括指尖血糖檢測(BGM)和連續血糖監測(CGM),其中 BGM 價格低廉,普及性高,是國內主流的血糖監測方法,但由于采樣數據有限、操作不便,患者依從性不足 1/3。CGM 通過葡萄糖感應器監測皮下組織間液的葡萄糖濃度而間接反映血糖水平,具有全天候監控、方便快捷、準確性高等諸多優點,具有十分良好的應用前景;從患者人群來看,Ⅰ型糖尿病患者和需要胰島素強化治療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監測需求更高,對 CGM 的需求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