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材料-電解液景氣度有望延續(43頁)

作為鋰離子傳輸的載體,電解液是鋰電池的四大組成部分之一。鋰電池的四大組成材料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和隔膜。其中電解液是令鋰離子在正極與負極之間移動的載體,是影響鋰離子電池性能的關鍵因素之一。在鋰電池的成本構成中,正極材料成本占比最高,一般大于 40%;其次是隔膜,成本占比在 20%-30%;負極成本占比一般小于 15%;電解液成本一般占鋰電池總成本的 10%-15%。

作為鋰電池的“血液”,電解液應具備五大基本特性。鋰電池電解液應具備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寬電位范圍、良好的導電性能、良好的熱穩定性以及對環境友好。根據中國電池網數據,良好的化學穩定性是指電解液不會與正極、負極、隔膜、粘結劑等材料發生化學反應;寬電位范圍是指電解液需要有 0-5V 的電化學穩定窗口;電解液的導電性能一般需要達到10-3~2×10-3S/cm,確保其介電常數高、粘度低、離子遷移阻力小等;電解液的使用溫度范圍一般在-40℃~70℃;此外,電解液最好可以生物降解,不會污染環境。

按照溶劑物理性質的不同,電解液可劃分為液體電解液和固體電解液。液體電解液主要應用于圓柱及方型鋰電池中,固體電解液主要應用于軟包電池上。根據航盛鋰能官網,固體電解液為新型電解液,成本高于液體電解液,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電解液為液體電解液。根據液體屬性的不同,液體電解液又可劃分為有機溶劑電解液和無機溶劑電解液,其中有機溶劑電解液使用較為廣泛。以下我們以有機溶劑電解液為主要討論對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