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機械設備-電池回收成本和盈利拆分(16頁)

電池拆解成本包括原材料、輔助材料、燃料動力成本、環境治理、拆解、人工、設備成本以及其他費用等。其中,原材料成本主要是指購置廢舊電池的成本。輔助材料成本是指報廢的動力電池處理中所需要用到的酸、堿、有機溶劑、沉淀劑等,輔助材料種類及成本會受到回收工藝的影響。燃料動力成本是指在回收處理的過程中,設備所需用到的電力、天然氣以及水等費用。環境治理成本是指為滿足環保及安全政策的要求,回收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氣、廢液和殘渣,需要進行無害化處理產生的費用。拆解費用是指動力電池收購回來需要進行拆解等預處理所產生的費用。設備成本主要包括設備的維護費和折舊費。電池回收設備折舊年限通常為 5-8 年。其他費用主要是指場地費、公攤費以及稅費等。

采用干法工藝回收電池的產成品中合金重量約占 70%。采用干法工藝進行電池拆解回收主要能夠獲得合金、氫氧化鋰以及鋁渣,其中磷酸鐵鋰電池回收獲得的合金是鐵銅化合物,三元材料電池回收獲得的合金是鎳鈷錳銅化合物。采用干法工藝回收處理 1 噸磷酸鐵鋰電池的產成品總重量約 197kg,其中合金占產成品總重量的 71%。采用干法工藝回收處理 1 噸三元材料電池的產成品總重量約 256.6kg,其中合金占產成品總重量的 72%。

技術和環保方面的投入的壓縮,使得小作坊通常以比正規軍出價更高的價格購置電池。據汽車之家數據顯示,當正規軍出價 1.5 萬/噸的三元材料電池,非正規收購者能出價到2-3 萬/噸。據第一財經的數據,小作坊購置廢舊電池的出價平均比正規軍高出 20-50 元/kwh。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容量普遍在 50-100kwh 范圍內。這意味著小作坊收購一輛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電池的價格最高時會比大型企業高出 5000 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