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國防軍工-航空裝備 軍用無人機(45頁)

美國對軍用無人機的研發與應用均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分析美國在不同戰略背景下各階段對無人機在沖突中的角色設計和典型應用場景的實踐,對于研判未來軍用無人機的發展方向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揭示出未來軍用無人機重點發展方向:由單一的情報收集、通信中繼、高空偵察等支援任務向火力打擊等主戰任務轉變;適應未來智能化、精確化戰爭背景下的單機作戰、有人與無人協同的作戰模式。

根據《從戰略工具視角對美國發展軍用無人機的分析》,在美國“9·11”事件后,小布什政府的國家安全戰略以打擊恐怖主義為核心。在 2001 年 11月,一架攜帶“地獄火”導彈的 MQ-1“捕食者”無人機在阿富汗執行攻擊任務,這是美軍首次在實戰中運用攜帶導彈的武裝無人機成功完成攻擊任務。同年,RQ-4“全球鷹”無人機在軍事行動中首次實戰部署。此后美軍在阿富汗、伊拉克、巴基斯坦、也門、利比亞、索馬里的軍事行動中都使用了無人機。無人機被廣泛地應用在情報、偵察、監視、定點清除等任務中;在這一階段,美國對無人機的應用尚處于探索階段,美軍主要使用單一無人機為作戰單元,由地面基站進行控制,無人機僅執行簡單的攻擊任務和情報偵察任務。

隨著美國逐步撤出中東戰場,亞太地區成為美國外交和安全戰略的重點關注地區。2012 年奧巴馬政府提出,“必須實行對亞太地區的再平衡”,這一階段美國的軍用無人機在亞太地區的部署和出口轉讓從無到有,數量顯著增加。根據《從戰略工具視角對美國發展軍用無人機的分析》,這一時期美國在亞太地區部署和出口轉讓的無人機以情報、監視和偵察性能突出的偵察型無人機為主,其中 RQ-4“全球鷹”、MQ-4C“人魚海神”等高空長航時無人偵察機被用于執行廣域海上偵察任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