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我們判斷鋰價見頂和一季報密集發布是未來階段行情全面向上的關鍵節點。新能源板塊的調整源于漲幅過高,中上游材料漲價傳導至車型漲價,引發對電動車需求以及板塊估值與預期增速不匹配的擔憂。這幾個負面因素已經解決,中長期電動車的強確定性使得短期無論價格波動如何傳導,都不影響終局,結合一季報業績進入密集發布期,我們認為板塊底部特征已現,未來一段時間內,提高風險偏好,加大行業配置權重,把握底部機會。
漲價不影響需求,電動車已成必“選”項。隨著電動車的性能、性價比等硬件提升,消費者的購車中,電動車已經成為必“選”項。消費者購車行為中,已經把電動車作為考慮的選項之一,來和選定的 3-4 款燃油車比較,這無疑增加了電動車被選擇的概率。尤其是 90 后和 00 后新生代消費者,對新鮮事物的接受度更高。中長期看,電動車有望全面超越燃油車,成為大概率被選擇的那一款。
碳酸鋰漲價不影響終局,只是過程不同。市場擔憂之一就是碳酸鋰無限制漲價對終端銷量的影響。3 月份銷量數據是判斷的關鍵。如果銷量超預期,說明碳酸鋰漲價不影響終端銷量,電動車生命力更強,之前的擔憂消除,行業進入新一輪高景氣度周期。如果銷量不及預期,悲觀預期向上蔓延,碳酸鋰及產業鏈大幅殺跌,到一定水平之后,需求再度恢復。這個過程快則1-2月,慢則3-4 月,電動車銷量將再度向上。因此,供需匹配是個動態調節過程,短期新能源汽車銷量好與壞,只影響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歷史進程和階段性的行情,不影響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