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協定》指出碳減排長期目標,預計2050-2070年實現全球碳中和。“碳達峰”指某地區或行業CO2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值,然后經歷平臺期進入持續下降的過程,是CO2排放量由增轉降的歷史拐點。“碳中和”是指產生的CO2的排放量與碳匯等形式的吸收量完全抵消,使整體的CO2總量達到平衡不增加的狀態。《巴黎協定》指出碳減排長期目標是全球升溫控制在2℃以內,并尋求將氣溫升幅進一步限制在1.5℃以內,預計全球將在2023年實現碳達峰,2050-2070年實現碳中和。
各國積極響應,碳中和成全球命題。在主要大國的帶領下,各國均響應碳減排號召,越來越多的國家公布了明確的減排目標和實現時間;其中烏拉圭、芬蘭、奧地利、冰島走在前列,計劃在2030-2040年實現碳中和,德國、日韓、南非等相對發達國家以2050年實現碳中和為目標。
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發電成本快速下降,經濟性大幅提升。據IRENA統計,過去十年,受政策支持與產業發展推動,以太陽能和風能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價格逐步降到與化石燃料相當的水平,可再生能源在電力系統中裝機規模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