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鋼鐵碳中和-撬動氫能冶金千億市場(22頁)

2021 作為“雙碳”元年,鋼鐵行業即負重前行。自“雙碳”目標提出后,我們在 2021 年先后發布了《鋼鐵碳中和①:必要性及去產量可能路徑探討》以及《鋼鐵碳中和②:低碳冶金,“氫”來了》,分別論述了 “去產量”是中短期內實現“碳達峰”見效最快的方式,“氫冶金”是實現“碳中和”的必然發展方向。站在當前時點,2021 年作為“碳中和”發展的元年即將收官,我們也深刻感受到“十四五”更嚴格的能耗要求和“雙碳”目標約束給鋼鐵行業減排帶來的壓力。

國家層面,工信部先后提出粗鋼產量壓減和新版《鋼鐵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我國“雙碳”目標在 2020 年 9 月被提出,工信部隨后年底提出鋼鐵產量壓減任務,要求 2021 年粗鋼產量實現同比下降,任務實施力度超預期發展,根據我們 2021 年 12 月發布的《鋼鐵 2022 年度策略》中的測算,預計 2021 年我國粗鋼產量或同比下降 2.5%。2021 年 4 月,工信部發布新版《鋼鐵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對部分地區提高產能減量置換比例,傳統高爐產能擴張進一步受限。

行業層面,今年 3 月中鋼協透露鋼鐵行業“碳達峰”“碳中和”初步目標:2025 年前鋼鐵行業實現碳排放達峰,到 2030 年鋼鐵行業碳排放量較峰值降低 30%。這意味著鋼鐵行業需提前實現雙碳目標。公司層面,國內大型鋼鐵集團響應國家和行業號召,于今年提出提前實現“雙碳”的目標。如中國寶武、河鋼集團、包鋼集團、鞍鋼集團“雙碳”實施規劃,并且中國寶武和河鋼集團在 2021 年均開工建設氫基直接還原冶金項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