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能源運營商工具書之消納篇(45頁)

電力系統調節由來已久,主要原因是電力難以儲存,基本通過“即發即用”的模式來實現供需聯動。但因為用電負荷曲線并非平滑的,而是在日間存在兩次用電高峰,同時在夜間又會出現低谷。高峰與低谷之間有一定差距,因此一方面需要通過建設富余機組滿足用電高峰需求,另一方面也需要通過“削峰填谷”的方式來實現整個電力系統的調節性問題。

風光的大量并網對電力系統的調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戰,主要體現在發電與用電在時間的錯配和空間的錯配上。時間錯配:一方面體現在風光出力與用電負荷不匹配,另一方面體現在受制于資源稟賦的問題,風電在晴天等無風條件下出力將大大降低,而光伏在陰天及夜間出力也將出現驟降。不同于可控的火電機組,風光的不可控性成為對電網的巨大挑戰之一。空間錯配:風光裝機主要集中于西北、華北地區,與用電負荷較高的中東部地區存在空間錯位現象。

裝機潮后棄風問題嚴重。2015 年搶裝潮后風光大量并網,但消納配套的能力并未隨之同步發展,送電成本高企導致部分地區棄風棄電率高企,利用小時大幅度下滑。2016 年國家叫停高棄風棄電地區的新項目核準,后續該問題逐漸改善,目前棄風率已維持在較低水平,利用小時數逐步回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