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產業鏈長,產值大。中國氫能聯盟數據顯示,到2025年我國氫能產業產值將達1萬億元,氫氣需求量將接近6000萬噸,實現二氧化碳減排約7億噸。
國家政策有序加碼,引導氫能產業健康發展。2019年兩會期間,氫能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之后工信部、國務院、發改委等多部門陸續發布支持、規范氫能產業的發展政策,“十四五”規劃中更是提到要加速氫能產業發展。當前我國氫能產業發展政策框架呈現以下特點:1)發文的政府部門和機構較多;2)相關政策文件逐漸全方位覆蓋氫能產業,系統性和嚴謹性日趨改善;3)內容以政府規劃指導、財政補貼、技術標準為主;4)與雙碳目標并軌,能源轉型趨勢下,氫能有望成為下一個新能源風口。
傳統制氫工業中以煤、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為原料,稱為“灰氫”。制氫過程產生二氧化碳排放,制得氫氣中普遍含有硫、磷等雜質,對提純及碳捕獲有較高要求。焦爐煤氣、氯堿尾氣等工業副產提純制氫,能夠避免尾氣中的氫氣浪費,實現氫氣的高效利用,但從長遠看無法作為大規模集中化的氫能供應來源。電解水制氫稱為“綠氫”。純度等級高,雜質氣體少,易與可再生能源結合,被認為是未來最具發展潛力的綠色氫能供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