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型鋰鹽LiFSI-鋰電中游材料下一個風口(26頁)

目前主流商用電解質為液體電解質(俗稱電解液),主要由溶質鋰鹽、有機溶劑和添加劑構成。電解質從物理形態上可分為固體電解質和液體電解質(俗稱電解液),其中電解液基于溶劑種類還可分為水系電解液和有機(溶劑)電解液。目前商業化使用的電解質主要為有機電解液,由溶質(鋰鹽)、溶劑(有機溶劑)以及添加劑構成。LiFSI 作為下一代溶質鋰鹽是未來趨勢。

溶質鋰鹽的選擇很大程度上也決定著鋰電池的容量、工作溫度、循環性能、功率密度、能量密度及安全性等性能。溶質鋰鹽不僅在鋰電池中負責提供自由穿梭的離子和承擔電池內部傳輸離子的作用,還需與電極材料作用形成固體電解液膜(SEI),所以鋰電池的鋰鹽選擇通常考慮:離子電導率、溶解度、穩定性、SEI 形成能力、鋁鈍化能力和抗水解性。

目前電解液溶質鋰鹽主要采用相對低成本的六氟磷酸鋰(LiPF6)。溶質鋰鹽作為電解液的核心組分,其電解液質量占比僅約 13%,但在電解液制造成本占比約 62%,因此鋰鹽的成本會很大程度限制其在電解液中的應用。溶質鋰鹽主要分為無機鋰鹽和有機鋰鹽,無機鋰鹽相較于有機鋰鹽制造環節少、提純難度低,具有價格低、工藝壁壘低的優勢,因此綜合性能滿足當下市場要求的六氟磷酸鋰(LiPF6,以下簡寫為 6F),憑借其低成本的優勢成為目前主流的溶質鋰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