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北斗三專題-國器振起,大道如砥(43頁)

北斗三號衛導系統提前半年完成全球星座部署,開通全系統服務。我國北斗三號自2009 年 11 月啟動建設,工程建設歷經關鍵技術攻關、試驗衛星工程、最簡系統、基本系統、完整系統五個階段。2020 年 7 月 29 日,北斗三號衛星導航系統最后一顆衛星,第55 顆衛星完成在軌測試并正式入網。2020 年 7 月 31 日,習近平宣布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標志著國內北斗事業進入到全球服務新時代。

北斗系統具備導航定位和通信數據兩大功能,向位于地表及其以上 1000 千米空間的全球用戶提供免費服務。具體包括:面向全球范圍,30 顆北斗衛星提供定位導航授時(RNSS)服務、3 顆 MEO 衛星提供全球短報文通信(GSMC)和國際搜救(SAR) 服務;在中國及周邊地區,提供星基增強(SBAS)、地基增強(GAS)、精密單點定位(PPP)和區域短報文通信(RSMC)四種服務。

當前全球有四大全球性衛星導航系統,呈現出“1+3”的格局。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即 GNSS)是泛指所有的衛星導航系統,包括全球系統(4 家)、區域系統(2 家)和星基增強系統(6 家)等。而有能力為全球提供服務的衛導系統僅有 4 家,呈現“1+3”格局,即“1”:美國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GPS),“3”:俄羅斯“格羅納斯”系統(GLONASS)、歐洲“伽利略”系統(GALILEO)和中國的北斗系統(BDS)。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