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汽車與零部件-混合動力春天到了嗎(47頁)

政策驅動混動技術轉向,HEV+PHEV市場空間廣闊。因為國家補貼導向,過去各品牌傾向“短途用電,長途用油”的PHEV車型,并采用P2/P2.5單電機架構,這樣能夠更好的與已有的內燃機動力系統進行耦合,降低研發成本。隨著新能源補貼退坡以及“雙積分”政策增加對于節能燃油車的鼓勵,雙電機架構的節能車產品逐漸得到生產企業的重視,市場空間前景廣闊,我們預測節能車(HEV+PHEV)2025年滲透率達到50%。

自主品牌混動技術超越合資,DM-i出現推動滲透率快速提升。自主車企在混動架構、發動機熱效率、電機電控技術、電池技術以及最終產品的經濟性、動力性、成本方面達到或者超越合資品牌水準。對比哈弗H6的出現推動SUV滲透率迅速提升,比亞迪DM-i的出現,憑借強大的產品力,有望成為混動技術新的標桿。而其它自主車企(長城、吉利、長安、廣汽、奇瑞)新一代混動方案迅速跟進,將進一步地壯大混動市場。

雙積分政策修改,增加傳統乘用車節能引導措施。2020年6月,工信部發布關于修改《<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的決定》。增加了引導傳統乘用車節能的措施,對生產/供應低油耗車型的企業在核算新能源汽車積分達標值時給予核算優惠,考慮到隨著油耗達標要求逐年加嚴,符合低油耗標準的車型技術難度和成本逐步增大的實際情況,2021至2023年逐步提高低油耗車型核算優惠力度,從0.5倍、0.3倍逐步過渡到0.2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