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節奏社會下,國內存量人群脫發率預計仍將提升。植發原理為將后枕區域高質量毛囊提取并移植至裸露或毛發稀疏的頭皮區域,是一種從根本上解決禿頂、脫發、發際線不美觀等問題的美容外科手術,也被應用于眉毛、睫毛、胡須、鬢角等毛發的再造。伴隨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在作息不規律、壓力大、飲食不健康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脫發呈現年輕化趨勢,植發需求快速增長。在中國,脫發人群數量龐大,衛健委調查顯示,2020 年中國脫發人口超過 2.5 億人。我國脫發人口雖眾多,植發市場整體滲透率仍偏低(目前中國脫發人數占比約 17.8%;日本在 亞洲各國中脫發率第一,占比 26.8%;美國/英國/德國的脫發率分別達39.0%/39.2%/41.2%)。考慮未來社會競爭壓力大+職工加班現象普遍,以及對標均為東亞人種的鄰國日本,在進入發達經濟狀態下的脫發率,預計未來國內脫發人口占比仍將進一步提升。
現有植發企業現狀:主業含植發業務的數量估測約 81 家,過去 20 年中注銷數量僅 6 家,因經營不良而導致破產的植發機構數量有限。我們查閱了此前部分新聞媒體的報道,其觀點為全國范圍內植發相關企業(在業、存續狀態),截至 2020 年 12 月初,共計 811 家,且在 2015 年開始呈現加速增多的態勢;從2015 年開始,植發相關的注冊企業數量顯著增多(2019 年新增注冊家數高達 142家),引起市場對未來幾年是否會有大量新注冊植發企業涌入的擔心。但從企查查中對 811 家企業細分來看,絕大多數均為非相關的植發企業。對此,我們將上述企業的主業進行劃分,鎖定為“衛生”、“商業服務業”、“居民服務業”三個類型(剔除了所屬行業為農林牧漁、制造業、批發零售等相關企業),并對每家企業的官網、股權穿透等一一搜索,以及同一植發品牌下多家子公司的情況進行去重,得到目前國內主業包括植發在內的企業數量實際約 81 家(其中,有限責任公司/有限責任分公司/個人獨資公司/其他有限責任公司,分別為 67 家/6 家/2家/6家);且在過去 20 年中,累計注銷的植發企業數量僅 6 家,實際出清倒閉的品牌及單體植發企業數量低于原先預期值。
每年新增植發數量拆分:新增植發 2016 年起開始入場,但醫生創業案例&單體植發倒閉現象雙雙低于預期。①每年新增數量來看:通過對篩選和去重后的81 家在運營企業進場數量來看,發現在 2016 年植發行業紅利興起后,新增注冊的植發企業數量確實迎來了顯著的增加,2016-21 年合計新增 76 家(2016-2021年分別新增 6 家/7 家/25 家/11 家/18 家/9 家),占存量總家數 94%;②分拆企業來看:我們按照注冊資本金額劃分為 3 類:注冊資本≥500 萬元、100 萬≤注冊資本<500 萬元、注冊資本<100 萬元。其中,2018-20 年開始 100~500 萬注冊資本的企業,以及 2020 年注冊資本低于 100 萬以下的企業開始較顯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