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半導體-MCU缺貨潮加快國產替代進程(42頁)

MCU 芯片緊缺,各大廠商全線漲價、交付延后。自 2020 年起全球陷入 MCU 缺貨危機,導致了部分車企出現停產的情況。目前各大廠商均出現交期嚴重延長的情況,部分甚至達到了40 周以上。同時國內外各大半導體公司幾乎全數發布漲價公告,普遍漲價 5%-15%,緊缺產品甚至漲價幅度超 50%,部分產品漲價幅度甚至超過十倍。以 ST 主流型 32 位 MCU 為例,官網標價 5.83 美元而立創商城標價 12.21 美元且仍需訂貨。

芯片緊缺下,渠道商部分產品上調幅度大于原廠。從海外 MCU 龍頭看,其有 20%-70%的營收通過渠道商,而在 2020 年底開始的芯片緊缺中,渠道商漲價現象較原廠更為顯著。各別產品調價超過 3 倍。庫存方面,全國十大電子分銷商萬聯芯城和唯樣商城均面臨嚴重的庫存問題,在售品牌庫存均低于百顆;立創商城瑞薩 MCU 現貨也僅余三款。

MCU 下游市場涉及汽車、工業、消費電子等各個領域,2020 年市場規模達 175 億美元。MCU 作為一個具有處理器、存儲器和外圍設備的獨立系統,廣泛應用于各類電子產品中,其中車用電子占比近 40%,工控市場占比近 30%,消費電子占比近 20%。2020 年受疫情影響,市場規模有所下滑,為 175 億美元,預計 2021 年重返正增長,2020-2025 年 CAGR 為 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