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主題公園以游樂園、園林、影視劇拍攝基地為主。80 年代初期,一些簡單的游樂場開始在當時經濟較為發達的珠三角地區涌現。同時,以歷史或文學為主題建設的園林開始出現,如因拍攝《紅樓夢》建設的大觀園,日后開放營業開啟影視基地二次利用模式。
第二、三代主題公園以微縮景觀、影視城輔以表演為主。1996 年橫店影視城和杭州宋城景區同時開業,此后宋城推出千古情系列,我國主題公園開始真正具備“主題”。第三代主題公園孕育現代化主題文化。各大主題公園在更新游樂設施的基礎上,加強娛樂和文化的融合,逐漸具有“IP”意識,如 1998 年深圳歡樂谷將游樂設施融入卡通元素;2007 年華強方特將特種電影融入主題樂園。
第四代主題公園打造全產業鏈+新科技+大 IP。國際品牌不斷融入,推動本土 IP 意識不斷增強,宋城形成千古情系列、華強方特坐擁熊出沒系列。在政策導向下,地產商陸續進入主題公園產業,如萬達、恒大、融創等集團在城市商業綜合題基礎上,將室外主題公園、酒店住宿、演藝、商業娛樂融為一體,塑造新型文化旅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