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健康險市場經歷近 90 年發展歷程,已由雇主主導、醫療機構主導、保險機構主導,逐步發展至以管理式醫療為核心的階段。在 1920 年前,醫療保障制度尚未在美國出現,其后凱撒醫療模式萌芽逐步在全國發展,這標志著商業健康保險的誕生。到了 1930 年,受大蕭條的影響,美國醫療機構主導推出了“雙藍計劃”——藍盾計劃及藍十字計劃。其后 20 年,受政策影響美國商業保險機構進入團體健康險市場,并在團體險市場迅速發展。20 世紀 60 年代,美國政府開始參與醫療支付,建立了社會醫保計劃并推出了Medicaid(醫療救助)和 Medicare(醫療照顧)兩個計劃。70 年代保險機構主導健康維護組織,80 年代付費方式改革為依據疾病診斷相關標準的方式(Diagnosis RelatedGroups)。20 世紀 90 年代,管理式醫療逐步確立為美國商業保險市場的核心,各種模式共同發展,其后奧巴馬醫改的提出進一步推動了個人健康險市場的發展。
美國健康保險體系可分為社會保險體系和商業保險體系。從社會保險體系看,由于美國實行補缺型醫療保障制度,覆蓋范圍只涉及老年人、殘疾人、幼兒等弱勢群體以及軍人,有 Medicaid、Medicare、兒童健康保險(CHIP)和軍人醫療保險等,其他大部分人群不在社保范圍內,他們主要通過商業保險來獲得醫療保障;美國的商業保險可分為團體保險和個人保險,團體保險主要以綜合醫療保險為主。保險市場上共有五種管理式醫療模式——HMO、PPO、POS、EPO 和 HDHP。
美國社會保障總體上在不斷完善增強,但仍存在不足。和其他發達國家相比,美國無論國家衛生支出占 GDP 比重還是人均衛生支出均遙遙領先,人均衛生支出已達 11071 美元,比第二位的瑞士多 3339 美元。從國家衛生支出中醫療消費支出來看,美國醫療消費支出占比 94%以上,由 2011 年的 2.5 萬億美元上漲至 2019 年的 3.6 萬億美元,CAGR達到 12.92%;其中對于健康保險的支出也呈逐年增長趨勢,從 2011 年的 1.9 萬億美元到 2019 年的近 2.8 萬億美元,漲幅接近一倍。從結構來看,美國保險主要以私人健康保險為主,其次是醫療照顧計劃和醫療救助計劃等社會保險。2019 年美國國家健康險支出中,私人健康保險占比為 43%,接近一半;Medicare 其次,占 29%;Medicaid 占 22%,CHIP 占 5%,其他保險只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