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財富管理-以海外為鏡我國轉型之路(30頁)

美國居民金融資產快速增長。從 1945-2019,美國居民金融資產從 1.3 萬億美元增長至 96 萬億美元,期間主要經歷三個財富管理發展階段。70 年代前,美國財富管理處于混亂時期,滯脹下美國股市走熊,房價增速見頂,財富管理發展緩慢,從 1945-1970,居民金融資產復合年化增長率約 6%。70 年代-90 年代,供需端改善下,財富管理快速發展,1970-2000 年居民金融資產年化復合增長率達 9%。2000 年后,財富管理發展逐漸走向成熟,居民金融資產年化增長率約 6%。

美國 GDP 及個人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長驅動居民財富管理需求增加。60 年代后,美國經濟進入了高度現代化的發展階段,70 年代起美國 GDP 快速增長,1970-1980,美國 GPD 保持 10%左右的增速,同時居民可支配收入快速增加,1970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約 3715 美元,同比+8%,70 年代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均在 7%以上,80 年代初達 10%,2000 年增至 3.7 萬美元,年均復合增速約 7%,居民資產的擴容直接驅動美國財富管理需求增加,80 年代后美國居民金融資產占比有所提升。

股市繁榮提升居民風險偏好水平,驅動財富管理進一步發展。80 年代初美國政府實施了由需求管理政策向供給管理政策的轉變,積極推動科技發展,成功實現經濟轉型,同時大力發展股權融資,貨幣政策環境寬松,經濟向好下股市迎來 20 年長牛,從 1980-2000 年,標普 500 指數從 136 點增長至 1320 點,年均復合增速達 12%,權益市場繁榮提升了居民風險偏好水平,驅動財富管理進一步發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