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海外養老金:見賢思齊,反觀諸己(35頁)

全球出生率下降明顯,平均預期壽命持續上升。近年來,全球出生率持續下降,從 1960 年 31.75‰下降至 2018 年 18.17‰(1 年內平均每千人中出生 18.17人),死亡率維持相對穩定,人口增長率不斷下滑;全球人口平均壽命逐漸延長,全球平均預期壽命從 1960 年 52.58 歲延長至 2018 年 72.56 歲,世界人口結構不斷向老齡化發展

全球贍養壓力逐漸增加。全球 65 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從 1960 年的5%上升至 2019 年的 9%,其中高收入國家比例提升尤為明顯,隨之而來的贍養壓力也逐漸增加。根據 OECD 的數據,全球平均老年撫養比已經由 1950 年的13.9%上升至 28%,預計這一比率在 2050 年將高達 53.4%,全球面臨著嚴峻的養老壓力。

應對人口老齡化危機,三支柱模式應運而生。在全球老齡化趨勢加劇,部分國家養老體系難以為繼的情況下,世界銀行在 1994 年出版的《防止老齡危機——保護老年人及促進增長的政策》一書中,首次提出退休保障的三大支柱模式:(1)“第一支柱”為公共養老金計劃,即由政府主導并管理,旨在建成強制實施、覆蓋全民的養老體系。(2)“第二支柱”為職業養老金計劃,是由雇主發起設立,并由私人進行托管的完全積累制計劃。(3)“第三支柱”為個人儲蓄計劃,由個人自愿進行儲蓄或保險,并由政府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2005 年,世界銀行在其出版的《21 世紀的老年收入保障――養老金制度改革國際比較》一書中,將原有的三支柱模式擴展到了五支柱模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