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MLCC產業比較研究-對標龍頭村田(153頁)

被動元件應用廣泛,MLCC 產值位列第一。所有的電子產品都由各種電子元件構成,電子元件按電信號特征可分為主動元件(集成電路)與被動元件(阻容感等)。其中,主動元件是具備對電信號激發放大、振蕩、控制電流或能量分配等主動功能甚至執行數據運算、處理的元件。而被動元件(別稱無源器件),則是指不影響信號基本特征,僅令信號通過而未加以更改的電路元件。從工作特點來看,被動元件不需要電源驅動,其本身不消耗電能,只需輸入信號就可以做出放大、震蕩、計算等響應,無需外加電源就能正常工作。

MLCC 源于美國,盛于日本,國產替代任重道遠。MLCC 早期作為新興電容器誕生于上世紀 60 年代的美國,后來在日本公司(村田、太陽誘電、TDK、京瓷等)得到迅速發展及產業化。至今日本企業仍在全球 MLCC 領域保持著領先地位。MLCC 由內電極、陶瓷層和端電極三部分組成,其介質材料與內電極以錯位的方式堆疊,然后經過高溫燒結燒制成型,再在芯片的兩端封上金屬層,得到一個類似于獨石的結構體,又被稱為獨石電容器或貼片電容。

2017~2018 各種應用終端需求上升時期:2017 年初,以臺灣國巨為首的MLCC 漲價新聞開始受到行業關注。隨之,MLCC 價格開始快速上漲,驅動這輪漲價潮的核心原因是供需失衡。主要因素有:1)日韓系主力廠商產能調整,以村田為代表的日系廠商從中低端 MLCC 轉向車用(電動車化、智能化)、工控等高價值產品,造成中低端 MLCC 的供給缺口;車用、工控等高階應用端的需求增加,然而新增產能的認證周期長,供給缺口無法得到及時填補;2)三星Note 7 爆炸事故引發了三星電機 MLCC 產能調整;3)臺灣、大陸廠商充分受益轉單效應,渠道、分銷商囤積大量庫存推動中低端 MLCC 價格持續上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