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數據的源頭是模擬信號,模擬芯片是集成的模擬電路,用于處理模擬信號。模擬信號是在時間和幅值上都連續的信號,數字信號則是時間和幅值上都不連續的信號。外界信號經傳感器轉化為電信號后,是模擬信號,在模擬芯片構成的系統里進行進一步的放大、濾波等處理。處理后的模擬信號既可以通過數據轉換器輸出到數字系統進行處理,也可以直接輸出到執行器。
全球模擬芯片市場空間近 600 億美元。全球集成電路市場 3402 億美元,模擬電路占 15%。模擬電路中,信號鏈市場 143 億美元,電源管理市場 216 億美元。從 1968 年出現的第一個集成運放開始,到 2018 年,模擬芯片已成為一個全球規模近 600 億美元的產業。
目前,前 10 大模擬芯片公司占據過半的市場份額。2018 年,前 10 大模擬芯片公司分別為德州儀器(TI)、亞德諾(ADI)、英飛凌(Infineon)、思佳訊(Skyworks)、意法半導體(ST Microelectronics)、恩智浦(NXP)、美信(Maxim)、安森美(On Semi)、微芯科技(Microchip)和瑞薩(Renesas)。其中,德州儀器擅長電源管理,是該領域的龍頭;ADI 以運算放大器起家,是數據轉換器龍頭,在運放、電源管理的市場份額靠前。英飛凌是從西門子集團中剝離,獨立上市的半導體企業。目前排名靠前的模擬芯片公司,基本都是成立在集成電路誕生的 60 年代初和黃金的 90 年代,與集成電路行業共同成長,包括現龍頭德州儀器(1930)、曾經的龍頭國民半導體(1959),以及目前的次席亞德諾(1965)等,依靠對模擬技術的原始積累(Know-how)形成了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