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2020年中國眼鏡鏡片行業白皮書(45頁)

用以矯正視力問題、保護眼睛的光學器件。眼鏡是用于視力矯正,為眼睛提供各種保護,或做裝飾用途的光學器件,主要由鏡片和鏡架組成。眼鏡是由放大鏡逐步演變而來,考古成果證實,我國早在東漢時期(公元一世紀)就出現了磨制水晶光學鏡片,即眼鏡的雛形,據馬可波羅記載,于1274年左右在元大都等地觀察到有老人看小字時戴有眼鏡。而在西方,最早的眼鏡出現在意大利,由Alessandro di Spina of Florence引入,1268年羅吉爾·培根最早記錄了用于光學目的的透鏡,最早有眼鏡的畫像由Tommaso da Modena于1352年繪制。身患近視和遠視的美國發明家本杰明·富蘭克林,于1784年發明了遠近視兩用眼鏡;1825年,英國天文學家喬治·艾利發明了能矯正散光的眼鏡;1888年,首副隱形眼鏡誕生。

鏡片是眼鏡功能屬性的核心載體。眼鏡的核心功能主要體現在鏡片上。鏡片是一種融合了數學、光學、有機化學、表面及結構物理、機械加工、醫學等學科的產品,對于矯正視力、調節進入眼睛的光量、保護眼睛安全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是眼鏡功能屬性的核心載體。鏡片的技術含量和品質主要體現在材料、光學設計和鏡片膜層三個方面。眼鏡鏡片從功能性上可以分為日常普通鏡片和功能性鏡片;從設計上可分為球面鏡片、單非球面鏡片、雙非球面鏡片以及自由曲面鏡片等。從材質上,鏡片經歷了天然水晶鏡片、光學玻璃鏡片、光學樹脂鏡片三大發展階段,其功能與形態也隨之不斷變化升級。其中樹脂鏡片由于具有質量輕、不易碎、安全性高、容易加工、較好的化學穩定性和透光性等優勢,是目前最常用的鏡片。

鏡片的生產流程較長,銷售渠道以直銷與經銷為主。鏡片的生產需要經歷一系列嚴格且復雜的流程,鏡片的成品還需要根據消費者的屈光度情況和其他要求進行進一步的裁切等工序才能最終裝配到消費者選購的鏡架上。鏡片的銷售模式主要分為直銷、經銷和代銷,其中直銷和經銷占較大比例。直銷是指生產企業直接開設實體門店或電商品牌旗艦店或者將鏡片產品銷售給下游眼鏡連鎖企業、電商平臺和民營眼科、綜合醫院附屬配鏡中心,而經銷是指生產企業將鏡片產品銷售給經評估選取的區域經銷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