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彈本身的特性和國家安全形式決定了導彈行業是軍工板塊中的首選細分賽道。導彈在戰爭中的作用為對敵方的直接殺傷,飛機、艦船、坦克等大型武器裝備多扮演“平臺載具”的角色,而真正對敵起到殺傷效果的武器裝備主要為子彈、火箭彈、炸彈、導彈等。導彈的耗材屬性,產品效果優勢和擴產難度低三方面決定了導彈產業是當前軍工板塊的首選投資細分賽道。
從產品屬性來看,導彈屬于一次性耗材,使用即消失,為了戰爭需求和維持一定規模的安全庫存;同時導彈一直是國際軍火巨頭的主要收入來源,也是國際軍貿上的最主要的貿易品種之一。目前導彈的消耗方式除正常戰爭需求外,還有實彈演練以及日常因老化等原因的銷毀等,當前我國的導彈消耗集中在后兩者。例如我國近年來加強實彈演練,據解放軍報相關報道披露,東部戰區陸軍某旅 2018 年全旅槍彈、炮彈、導彈消耗分別達到 2017 年的 2.4 倍、3.9 倍、2.7 倍。此外近期我國南海、東海地區軍演頻繁,導彈消耗量巨大,除訓練作戰能力外,也充分對舊型號導彈進行去庫存、抽檢,對新型號進行實戰演練等。
以東風系列導彈為例,在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發布的最新一版(2018 年 6 月版)中國彈道導彈統計中,總共統計了 13 款導彈,其中彈道導彈 10款,遠程巡航導彈 3 款,射程范圍覆蓋 50-15000 公里,最新的東風-41 型洲際彈道導彈和東風-10A(HN-3)型遠程巡航導彈也在統計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