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俄羅斯、烏克蘭之后,我們將目光對準工業革命的發源地,歐洲。盡管國家過于分散、國內市場普遍狹小,但通過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擴大民品市場規模,歐洲成功發展為可與美國抗衡的軍工勢力。我們對歐洲軍工行業發展脈絡進行梳理,對歐洲軍工企業的發展驅動力進行分析,進而探索我國軍工投資新方向。
軍貿驅動逆勢增長,歐洲軍工成為重振制造業的希望。歐洲各國國內軍工市場普遍狹小,不僅國防預算在政府支出占比、國防預算在GDP 占比均顯著低于美國和俄羅斯,而且國防預算已連續十年下滑。然而,由于軍品貿易的持續增長,歐洲軍工成功擺脫持續萎縮的狹小市場的束縛,實現遠超整體制造業的產值增速。歐洲軍工已成為扭轉歐洲制造業衰退趨勢、重振歐洲制造業的希望。技術+產能+市場,跨國并購驅動歐洲軍工外延發展之路。作為外向型的軍工行業,跨國并購成為必然選擇。一方面,歐洲內部各國之間的并購可以為歐盟打造統一的軍工實力,整合各國優勢,在全球市場與美國軍工形成良性競爭;另一方面,并購美國的防務承包商,可以獲得成熟技術、擴大高效率產能,更可以借助其良好的政府關系打入美國市場,打開市場空間。
積極培育民品規模,增強歐洲軍工企業競爭力。軍品市場規模小,因而歐洲格外重視軍民融合,增強企業盈利能力。一方面,歐洲各國政府積極采用通用標準,鼓勵以商用標準建造軍品;另一方面,歐洲軍工企業積極并購民品企業,推動軍技民用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