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潮玩文化興起,市場空間廣闊。伴隨居民消費水平提升、情感需求亟待滿足,全球潮玩文化迅速崛起。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15-2019 年全球潮流玩具市場規模自87 億美元增至 198 億美元,CAGR 達 22.8%,并預期將于 2024 年達到 448 億美元,呈現蓬勃發展;而同時間內我國潮流玩具零售市場規模由 63 億元增至 207 億元,CAGR 為34.6%,并預期 2024 年市場規模達 763 億元,增速更高于全球,主要原因系我國潮玩產業鏈條初步培育成熟、消費升級背景下需求廣闊。從目前的競爭狀態來看,潮玩市場玩家競爭格局分散,CR5 僅 22.8%;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按照 2019 年零售價值統計,泡泡瑪特是中國最大的潮流玩具品牌(市占率約 8.5%),排名二至五位的公司市占率依次為 7.7%、3.3%、1.7%、1.6%。
消費者逐步由“物質消費”轉向“情感消費”,孵化潮流玩具產業興起。2013-2019年中國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1.83 萬元升至 3.07 萬元(CAGR 達 9.0%),居民消費水平由 1.06 萬元升至 2.76 萬元(CAGR 達 9.9%);其中居民消費比例中溫飽需求的相關支出有所下降,而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支出由 1628 元升至 3328 元(CAGR 為 8.3%),呈現出消費升級趨勢,年輕消費者正逐步從功能性“物質消費”轉向體驗式“情感消費”。潮玩因其潮流性、文化性成為年輕消費者寄托情感、承載社交的媒介,驅動潮玩行業需求高速增長。
供給側優化推動潮流玩具擴圈,IP 數量增加、價格逐漸親民。早期潮流玩具又稱設計師玩具(IP 源于藝術家自主創作),典型的成功案例包括 KAWS、Bear Brick 等知名設計師玩偶品牌,其旗下產品普遍供給少、價格高,針對小眾市場。隨著中國泛娛樂市場的發展,資本和產業陸續介入,以泡泡瑪特為代表的一批企業實現迅速成長,為優質的IP 創作者提供優質宣傳平臺的同時,推動潮玩的 IP 數量增加、單品價格降低(39-69 元),客觀推動潮流玩具逐步從小眾走向主流。根據 AdMaster 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 2018 年底,中國泛二次元市場人群數量已經增至 3.46 億人左右,連續兩年同比增長超過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