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區塊鏈數字貨幣-看DCEP形態與功能(18頁)

“數字人民幣紅包”透露了什么信息。10 月 12 日晚,深圳“數字人民幣紅包”內測正式開啟,這是數字人民幣即中國央行數字貨幣(DCEP)首次面向個人公眾消費市場進行的大范圍測試,此次活動面向在深個人發放1000 萬元“禮享羅湖數字人民幣紅包”,每個紅包金額為 200 元,紅包數量共計 5 萬個。從指定內測用戶到向公眾開放抽簽,意味著數字人民幣的測試環境走向開放,更大規模的業務量也宣示 DCEP 系統建設的進一步完善。

本次測試展現出數字貨幣能直接作為“消費補貼”的優勢。在之前的數字人民幣試點中,數字人民幣已經測試過進行黨費、工會費用繳納等場景。本次紅包僅能用作消費,無法提現轉賬,我們認為具有“消費券”的特征,數字人民幣紅包收款后直接加入紅包余額,與充值所得的余額可加,但在使用時又能實現與其他來源的余額相區分,例如在轉賬時,能自動將源于紅包的數額排除,在紅包到期后,也能自動收回紅包未使用部分數目的金額。正如我們在此前報告中提到,根據央行數研所的信息,中國央行數字貨幣將采用中心化賬戶體系,并部分借鑒智能合約等區塊鏈設計思想,DCEP 的投放與使用的靈活性有望提升。

全球央行積極開展數字貨幣研究,各國方案中以零售型 CBDC 居多。根據 BIS 最新發布的報告,截至 2020 年 7 月,有 36 個國家的央行在進行關于零售型或批發型 CBDC 的工作。中國、瑞典、巴哈馬、柬埔寨和韓國已經在進行零售型 CBDC 的試點測試,厄瓜多爾、烏克蘭和烏拉圭已經完成了零售型 CBDC 的基本研發工作,還有 18 家中央銀行發布了零售 CBDC的研究報告;與此同時,另有泰國央行、沙特央行、中國香港金管局等 13 家中央銀行在開展批發型 CBDC 的研發工作。9 月以來,我們看到日本、歐盟央行數字貨幣研究穩步推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