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法定數字貨幣會是貨幣發展下一站嗎?(61頁)

縱觀貨幣發展史,貨幣出現于商品交換,其形態不斷演進。貨幣是度量價格的工具、購買貨物的媒介、保存財富的手段,是財產的所有者與市場關于交換權的契約,本質上是所有者之間的約定。從最開始的具備實際價值的牛羊、貝殼和黃金,再到具備信用價值的紙幣,貨幣的形態越來越方便攜帶和運輸,貨幣的信用含義越發重要。

新技術的出現,讓貨幣形態和支付方式加速升級。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以及移動互聯網、可信可控云計算、終端安全存儲、區塊鏈等技術的演進,誕生了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分別是法幣的電子化,以及由數字形式呈現的貨幣。

電子支付方式逐漸在大眾普及,現金支付在減少,人們養成了電子支付、移動支付習慣。在更早期,多數發達國家已經習慣信用卡替代現金的支付方式。然而近 10 年中,因為移動互聯網和移動終端的普及,電子支付方式在全球范圍內被廣泛接受,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根據國際清算銀行在 2019 年對現金使用情況的調查,雖然各國的流通中貨幣在增加,但主要是大額面值的貨幣,主要用于貯存職能而不是支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