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融資租賃行業-融資租賃逆周期起航(34頁)

?逆周期帶來發展機遇,行業趨勢向上。2006年以來,我國融資租賃業經歷了高速增長期,2015年行業企業數量達4508家,合同余額突破4.4萬億元,后者復合增速超過100%,行業格局呈現出金融租賃、內資租賃、外資租賃三足鼎立的態勢。當前,我國融資租賃業以售后回租為主,業務模式類似銀行抵押貸款,在經濟下行期客戶的業務需求增大,行業呈現逆周期的發展態勢。我國融資租賃業市場空間大,十三五規劃建議稿提出要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融資租賃對接資本與實業,是主要的受益對象;同時,社會融資結構轉型也為這類非銀行融資渠道提供了發展機遇。

?融資租賃公司賺取的是利息差,從利潤表入手,利差水平與杠桿大小是核心變量,成長空間較大。利差水平可簡單理解為租賃利率與融資成本之差,2011年以來利差呈現下降趨勢,核心原因有兩點:一是經濟下行期,租賃公司傾向于選擇安全性高的行業領域,相應收益率降低;二是融資租賃公司負債端的成本剛性強于資產端,結果是降息通道引致息差收窄,當前利率處于低位,租賃公司的利率風險顯著減小。就杠桿而言,金融租賃權益乘數上限為12.5,其余類型為10。高杠桿特性使得企業得以通過股債輪動融資擴充資產規模,在當前租賃服務供不應求的背景下,利用杠桿工具可以有效實現業務增長。同時從數據來看,業內公司未觸及杠桿上限,增長空間大。

?從資產負債表入手,宏觀經濟增長乏力使得租賃資產質量風險提高,但對成熟的租賃企業影響有限。出于租賃業的三大特殊性:1)以物為核心,2)標的所有權掌握在租賃企業手上,3)成熟的租賃企業風控相當嚴格,經濟下行對企業的盈利能力影響是可控的。

?營改增進行中,稅收優惠可期。2013、2014年,財政部先后出臺政策,我國融資租賃業營改增政策框架日漸完善,稅收的切換加重了企業負擔。參考發達國家的行業經驗,融資租賃業發展離不開稅收優惠政策,當前我國計劃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未來稅收優惠可期。

1 2 3 4 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