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字樓這條賽道上天府新區能否后發制人,青出于藍? 近期市場對于天府新區發展前景的問詢不斷升溫。作為四川省下轄的副省級新區,也是全國第十一個國家級新區,天府新區的發展進程可謂備受矚目,許多開發商,潛在市場投資人都期望能夠探索出一條適合天府新區的發展之路,為其未來的決策提供支撐。對此高力國際作為商業地產市場專業的咨詢及代理服務機構,對于新區發展,我們也有一些自己的觀點想要與大家分享,從術業專攻的角度,本文主要聚焦寫字樓辦公市場,從新區樓宇經濟發展路徑,以及辦公需求特征入手,希望能為投資人,開發商等市場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一些不同的解題思路。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對天府新區的區位以及交通條件就不做過多贅述。
求同存異的新區發展之路(天府新區 & 高新區)。回顧新區發展之路,幾乎都有學習借鑒,取長補短,吸取其他地區成功經驗的經歷,因此在各地的新區規劃中都能看到一些相似的痕跡。高力國際在梳理天府新區時,就將近水樓臺的成都高新區的成長經歷作為參照物之一,有助于讀者更好地理解天府新區求同存異的新區發展之路。首先從兩個新區的早期的規劃布局入手,可以發現不少相似點。
首先位于高新區核心位置的天府軟件園作為首批國家軟件產業基地之一,其早期的落戶企業,對于地區的經濟貢獻非同一般,也是新區后期產業集聚的木之本,水之源。天府軟件園核心區自2005年正式投入運營以來,已經吸引了包括IBM、SAP、EMC、飛利浦、西門子、Dell、Wipro、NCS、Garmin、阿里巴巴、騰訊等大量國內外知名電子科技企業落戶。同時逐步形成了以軟件服務外包、軟件產品研發、通信技術、數字娛樂、移動互聯網的產業生態體系。天府軟件園內大量成熟且高質量的軟件服務和研發企業,成為了吸引行業產業鏈企業向此聚集的磁石,也使得成都高新區成為最受TMT行業企業青睞的辦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