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互聯網醫療平臺商業模式有哪些(44頁)

國內保險公司進入醫療市場的動力:1)健康險市場增速快,潛力大。2019年中國平安健康險1546億,同增15.4%;2019年中國人壽健康險996億,同比24%;2018年我國健康險市場增速為24%,占人身壽險原保費收入比例從14年的12.2%提升至18年的20.0%;2)實現精準控費,提升產品競爭力:保險公司通過投資進入醫療市場,深入分析潛在投保群體的醫療就診情況與費用,力圖通過提高有效賠付率,打造產品差異化,提升產品競爭力。

市場:近300個APP,掛號問診涉及類的綜合APP達66個,頭部效用明顯,掛號問診使用率最高,易觀預計2020年互聯網醫療市場可達538億元。根據易觀的數據,主流互聯網醫療服務APP共299個,其中健康管理類84個,占比28.1%,掛號問診類66個,占比22.1%。此外,根據易觀對掛號問診類APP用戶量的統計,前5個綜合性APP占據了57.1%的流量(平安好醫生、好大夫在線、微醫、春雨醫生、丁香園,2018Q3數據),頭部企業鎖定了領域內大部分流量。

形式:移動端APP為當前主要服務形式,19年相關APP裝載量高速增加。 PC端的掛號網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年成立的就醫160,2010年成立的掛號網。15年以后隨著智能手機普及率的上升,APP端的產品數量日益增多。根據Mob數據,2019.04的互聯網APP的裝載量突破4500萬臺,同比增長61%。其中掛號問診類平臺裝載量最高,同期使用人數占比為50%,為使用率最高的互聯網醫療平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