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物聯時代風口,智能音頻爆發(63頁)

耳機為當前“移動場景”下的智能音頻載體,率先迎來高確定性爆發。智能音頻發展初期,耳機和音箱為兩大典型硬件載體,其中耳機是移動場景下的的應用,從傳統有線耳機到智能耳機的進化具有以下幾步:(a)無線化,比如頸掛式藍牙耳機、頭戴式藍牙耳機、TWS 藍牙耳機(比如第一代華為 FreeBuds)等,前兩類實現耳機與手機間的無線化,第三類則進一步實現兩只耳機間的無線化;(b)智能化,集成語音喚醒(如蘋果 AirPods 2代、AirPods Pro)、集成主動降噪(算法反向抵消噪音,AirPods Pro)等;(c)多功能化,集成心率檢測等附加功能。嚴格意義上說,TWS 耳機與智能耳機并不對等,支持語音喚醒、主動降噪的頸掛式、頭戴式耳機同樣也是智能耳機。就 TWS 耳機而言,第一步無線化只是解決連接性問題,不一定具備智能化功能,但以蘋果為代表的相關龍頭廠商把無線化和智能化有機結合,以 TWS 為產品形態推出智能音頻產品,因此我們把實現上述三種進化的耳機均泛指為智能耳機。總結來看,TWS 前期進化以無線化為主,后期隨著語音喚醒、主動降噪等智能化功能的集成已進化為 AIoT,且有望實現加速滲透。總體看 TWS市場,2018/2019 出貨量約為 4600 萬/1.28 億副,分別同比+130%/+178%。

智能音箱為當前“固定場景”下的智能音頻載體,爆發式增長但增速低于智能耳機。智能音箱屬于固定場景下的應用,主要定位于家居環境下的語音交互。我們總結從傳統音箱到智能音箱產品的進化要經歷以下幾步:(a)無線化,音頻傳輸無線化(支持藍牙傳輸,代替音頻線),部分便攜式藍牙音箱也取消電源線轉而用鋰電池續航,此時傳統音箱進化為藍牙音箱,但并不具備智能化功能;(b)智能化,分為語音喚醒和語音交互兩個步驟,語音喚醒可以通過機械按鍵或者設置激活詞(需要內部集成檢測模塊),語音交互則需要音箱進一步支持支持 WiFi 連接云端,從而實現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以及語音合成等功能,可以進一步實現設備控制、互聯網服務等功能。智能音箱目前仍是增長最快的固定場景音頻終端,Strategy Analytics 數據顯示智能音箱 2018/2019 年出貨量分別達 8200 萬部/1.47 億部,分別同比+150%/+80%。

行業趨勢:爆發趨勢明確,中期作為手機配件加速滲透,長期將成為獨立智能化終端入口。以進化速度最快的手機廠商為例,2016 年蘋果發布首款 TWS(真無線藍牙)耳機,成為無線耳機典型代表,蘋果產品經三代迭代,目前已支持雙耳同步、語音交互、主動降噪等功能。安卓廠商亦加速跟進,HOVMS 等 2019 年以來不斷推出 TWS 耳機產品,未來有望在高端手機搭售標配。產業調研顯示,安卓主流廠商均已內部成立獨立耳機事業部,顯示了無線耳機對于手機廠商的重要性正加速提升。除此之外,品牌耳機廠商、互聯網公司等均積極布局。中長期看,智能無線耳機預計將成為手機伴生平臺,受益于手機無孔化趨勢加速替代有線耳機成為重要配件,后續有望成長為獨立的智能終端入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