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計算機中臺-下一個企業級主戰場(15頁)

從庫存管理到 ERP,管理閉環越來越大。1960 年,計算機開始應用于制造業的庫存管理之中,由此出現了基于計算機技術的物料需求計劃,即 MRP。MRP 通過對制造業生產、加工過程進行控制、依據產品制造流程制定計劃,達到優化庫存目的,但主要仍局限于庫存優化方面。上世紀八十年代,生產力極大發展使得僅進行庫存管理難以滿足企業需求,由此提出了制造資源計劃(MRPⅡ)。其基于 MRP 的庫存管理,在此之上延伸至生產計劃、產品加工工時等生產經營過程的各方面。隨著企業成熟度提高,對財務預測、輔助決策等功能的需求開始出現,在此基礎上 ERP 應運而生。

ERP 的發展過程涉及到的部門越來越多,企業變成聯動的整體。在 MRP階段,MPR 的輸入端主要有訂單、預測、物料清單、庫存清單以及主生產計劃,輸出端為采購訂單、物料計劃、工單以及報告。可以看出,其主要涉及企業內的生產和采購部門,僅僅管控企業中的物流和資金流。而 ERP 除了實現 MRP 的功能外,將市場營銷、財務會計和人力資源整合到一起,涉及的部門牽扯到銷售、財務、人力等其他部門。企業各部門間通過軟件捆綁成一個聯動的整體,管理層通過 ERP 的信息流轉實現企業對人、財、物、進、銷、存的整體把控。

ERP 的發展同樣源自制造業的興盛。原材料-在產品-產成品這是制造業最簡單也是最核心的鏈條,企業對于在產品也就是物料的重視,推動了ERP 的三代演化。ERP 系統強大的數據分析功能,能為企業提供一些原來無法核實的信息,進而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這對于制造行來說顯得尤為重要。制造業發展可以簡答歸納為四個階段:小作坊式-集合工廠企業集團-產業平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