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紅外芯片-短期影響需求快速增長(40頁)

紅外線的概念和特性:紅外線是太陽光線中眾多不可見光線中的一種,又稱紅外光、紅外熱輻射,是波長介乎微波與可見光之間的電磁波,波長在 0.76 至 1,000 微米之間。紅外線是自然界中存在最為廣泛的輻射,所有溫度高于絕對零度(-273℃)的物質都不斷地輻射紅外線,紅外線能量的大小與物體表面的溫度和材料特性直接相關,溫度越高,紅外線能量就越大。

紅外線具有兩個特點:1)與物體溫度相關性:紅外線輻射是基于物體分子的熱運動,所有溫度高于絕對零度(-273.15℃)的物質,其內部的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的運動,溫度越高,熱運動就越劇烈,輻射的能量就越大。紅外線熱輻射能量的大小,直接和物體的溫度相關。利用這一特點開發出的紅外熱像儀,可以將物體的溫度差異通過圖像清楚地在視頻中顯示出來,從而可以對物體進行無接觸式溫度測量和熱狀態分析,為工業生產、節約能源、環境保護等方面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檢測手段和診斷工具,可廣泛應用于民用領域。2)穿透性:紅外輻射的能量在大氣傳輸中會產生損失,尤其在一些惡劣的天氣條件下。但紅外線中,存在兩個穿透性強、透明度高的波段,即 3-5 微米和 8-14 微米的紅外線,被稱之為“大氣窗口”。其中 3-5 微米波段紅外線對雨天、霧天等濕度大的氣候條件穿透性尤其強,而 8-14 微米波段的紅外線在沙塵條件下作用距離較其他波段更長。利用這一特點開發出的紅外熱像儀,可廣泛應用于軍事領域以及消防等民用領域。

利用紅外線特性制造紅外熱成像儀的原理:紅外熱成像儀也叫紅外成像系統或紅外探測系統,是一種用來探測目標物體的紅外輻射,并通過光電轉換、電信號處理等手段,將目標物體的溫度分布圖像轉換成視頻圖像的高科技產品。紅外圖像轉換成可見圖像分三步進行,第一步是利用對紅外輻射敏感的紅外探測器把紅外輻射轉變為微弱電信號,該信號的大小可以反映出紅外輻射的強弱;第二步是利用后續電路將微弱的電信號進行放大和處理,從而清晰地采集到目標物體溫度分布情況;第三步是通過圖像處理軟件對上述放大后的電信號進行處理,得到電子視頻信號,電視顯像系統將反映目標紅外輻射分布的電子視頻信號在屏幕上顯示出來,得到可見圖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