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ICU 床位占人口比低于西方發達國家。根據《重癥醫學:華東地區現狀調查(2015年第三次 ICU 普查)》(《普查》)顯示,我國平均每 10 萬人擁有 ICU 床位數 3.2 張,考慮到普查僅含綜合醫院,我們認為實際每 10 萬人擁有 ICU 床位數約 4.8 張。根據世界重癥與危重病醫學會聯盟數據,加拿大和德國每 10 萬人擁有的 ICU 床位數分別高達 13.5 和24.6 張。
ICU 床位數占醫院總床位數比例與美國差異顯著。《指南》建議 ICU 服務病床數或醫院病床總數的 2-8%為宜,實際根據《普查》結果顯示,中國華東地區綜合醫院 ICU 床位數占總床位數比重約 1.7%(包含二級以及三級醫院),不到《指南》建議最低標準。根據美國生物技術信息網站提供數據,美國的重癥監護床位占整個醫院床位的比例在近幾年逐步攀升到了 15%,高于中國的占比。
中國 ICU 普遍存在醫護編制不足。《普查》顯示,中國 ICU 醫師人數與床位數比約 0.62:1,護士人數與床位數比約 1.96:1,低于《指南》最低標準。并且在 ICU 旺季,加床是普遍現象,醫護人數與床位數比例會進一步惡化。根據《美國 ICU 護理管理概況》,美國 ICU 護士人數與床位比達 4:1,超過中國比例的 2 倍,可以實現全天候開放探視。中國 ICU 因為醫護人數較為不足,探望時間受限,不利于縮短患者住院時長和改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