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上云步驟加快,但與發達國家差距明顯。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經濟數字化的浪潮愈演愈烈,人們在生產生活中要面對和處理的數據規模與數據種類越來越龐大,對于運算效率和資源環境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傳統的硬件計算機和服務器模式已經難以滿足人們的需求,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將各種信息、業務上云,企業的應用和管理也逐漸云端化。根據《中國云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2016 年,歐洲國家的上云率已經超過 60%,美國企業上云率更是高達 80%,但我國企業的上云率才不到 40%,這意味著云計算產業在我國至少還有 3-5 的成長期。
與全球相比,中國的云計算市場成長空間大。從全球視野來看,我國的云計算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根據艾媒咨詢的研究,盡管云計算已經發展 10 年,但中國云計算市場整體規模較小,落后全球云計算市場 3 至 5 年。在全球云計算市場趨于穩定增長的背景下,中國云計算市場正處于高速增長階段。
國內政策利好推動企業上云,云計算市場未來可期。從 2015 年開始,政府就陸續出臺多種政策促進企業運用云計算加快數字化發展。2017 年,工信部出臺《云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 年)》,在計劃的指導下,各地政府陸續推出鼓勵企業上云的行動計劃和實施方案,從應用端擴大云計算市場的需求量。2018 年,工信部印發了《推動企業上云實施指南(2018-2020)》,提出了企業上云的工作目標,到 2020 年,云計算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應用廣泛普及,全國上升新增上云企業100萬家。云計算作為國家正在加快培育和發展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正在享受政策紅利進入快速發展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