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及物聯網的發展催生5G技術。人們對高性能移動網絡的追求推動移動通信技術的更新換代。第一代移動通信技術(1G)到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4G),主要是以人為中心,滿足人們隨時隨地語音通話與上網的需求。然而當前的4G網絡已經無法滿足移動互聯網及物聯網快速發展的需求。為應對未來移動互聯網及物聯網發展帶來的移動數據流量的爆發式增長,海量的終端連接,終端的多樣化及不斷出現的新應用場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應運而生。5G將以人為中心的通信擴展到同時以人與物為中心的通信,將為社會的生活與生產方式帶來巨大的變化。
大帶寬、高可靠低時延及大連接是5G的三大優勢。為滿足移動互聯網及物聯網快速發展的需求,5G的速率、時延、移動性及連接量等關鍵性能指標均有極大的提升。在速率方面,5G的峰值速率是10Gbps,特殊場景下是20Gbps,是4G的10(20)倍,5G的體驗速率是0.1-1Gbps,是4G的10-100倍。在時延方面,5G時延的目標值是1ms,只有4G的1/10。在連接方面,5G每平方千米可連接100萬臺終端,是4G連接量的10倍。大帶寬、高可靠低時延及大連接是5G的三大優勢,將為用戶帶來極致生活與娛樂體驗的同時,也將有效推動行業向智慧化發展。
國家政策引領,地方政府積極推進,我國5G實現快速發展。2013年,工信部、發改委與科技部成立IMT-2020推進組,主要職責是推動我國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研究和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2015年到2018年期間,國家政策密集出臺,主要從技術標準、網絡建設及產業應用三方面強化我國5G布局。2019年1月,各省積極響應國家大力發展5G的政策,26個省份的政府工作報告將5G列為發展重點。 今年6月,工信部向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及廣電發放了5G牌照,意味著我國提前進入5G商用階段。在國家政策大力支持,各省政府積極推動下,我國5G實現了快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