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環境:深入實施“智能+”戰略,引導智能技術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2017年7月8日國務院印發并實施《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提出以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國防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創新能力為主攻方向,發展智能經濟,建設智能社會。2019 年政府工作報告正式提出“智能 +” ,提出“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 +” ,為制造業轉型升級賦能。2019年3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促進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構建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經濟形態”。
智能經濟是數字經濟的下一階段,數據、算法、算力、網絡是核心支撐力。智能經濟是以數據、算力、算法、網絡為支撐,以智能技術創新為核心驅動力,推動智能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實現智能技術產業化和產業智能化,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經濟活動。
中國智能經濟發展潛力城市指標體系。從五個維度分別對中國智能經濟發展潛力城市進行獨立評價,并使用層次分析法計算指標權重,利用統計方法進行合成計算,最后得出代表中國智能經濟發展潛力城市整體情況的指數。 包括五個一級指標和十六個二級指標。